aboutUS healthInfo selfAssess selfAssess/info contact-us faq privacy-policy resource-center terms-of-use useful-links whats-new
常見情緒病
抑鬱症

每個人也有情緒低落的時候,但一般都會隨著時間好轉;不過假如你持續情緒低落,對周遭事物失去興趣,思想變得悲觀消極,甚至嚴重影響社交、工作或日常生活,那可能患上「抑鬱症」(Depression),需要尋求專業協助。
怎樣才算患上抑鬱症?
根據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如果你持續2星期出現下列多種症狀,便有可能患上抑鬱症:
情緒 | 持續情緒低落(感到傷心、空虛、無助) |
思想 | 難以思考或集中精神,或變得猶豫不決 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或有過度或不恰當的內疚感 出現自殺念頭 |
生理 | 容易疲倦或失去精力 體重或食欲明顯變化(增加或減少) 失眠或嗜睡 |
行為 | 對大部份事情失去興趣,無法享受活動 行動變得遲緩或坐立不安 |
抑鬱症普遍嗎?
抑鬱症也許比想像中普遍。根據《香港精神健康調查2010-2013》,16至75歲的華裔居民當中,約有3%在當時受抑鬱症困擾。
為什麼會患上抑鬱症?
心理學界和醫學界普遍認為抑鬱症是生理、心理和環境因素互相影響而引起的。
心理/性格因素:
思想傾向偏執或負面的人,當遇上壓力事件時,較易引發抑鬱症。
環境因素:
不愉快的童年經歷、遇上壓力事件,都是抑鬱症相關的高危因素。
生理/遺傳因素:
若直系家族成員是抑鬱症患者,自己患抑鬱症的機率會比一般人高2至4倍。
我應怎麼辦?
想回復正常生活,你可以尋求專業援助。臨床研究證實,心理治療能有效治療抑鬱症,當中的認知行為治療成效尤其顯著。想找專業人士幫手?立即進行簡單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