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US healthInfo selfAssess selfAssess/info contact-us faq privacy-policy resource-center terms-of-use useful-links whats-new
常見情緒病
廣泛性焦慮症

我們每日也要面對各種事務,適度的憂慮或擔心是正常的;可是假如你對生活眾多範疇也持續緊張,從工作、健康、家庭以至林林總總的小事也異常焦慮,總是預期最差情況即將發生,而且擔憂程度與現實情況不成比例,那就可能患上「廣泛性焦慮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怎樣才算患上廣泛性焦慮症?
根據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 (DSM-5),如果你持續6個月大部份時間均對生活多個範疇感到過度擔心和憂慮,而且難以控制這份擔憂,並出現下列多項症狀時,便有可能患上廣泛性焦慮症:
情緒 |
|
思想 |
|
生理 |
|
廣泛性焦慮症普遍嗎?
焦慮症是常見的精神健康問題,全球每14個人中約有一人 (7.3%) 患有焦慮症;根據《香港精神健康調查2010-2013》,於16至75歲的華裔居民當中,有4.2%患有廣泛性焦慮症。
為什麼會患上廣泛性焦慮症?
心理學界和醫學界普遍認為廣泛性焦慮症是生理、心理和環境因素互相影響而引起的。
心理/性格因素:
較多壓抑或逃避行為、情緒傾向負面的人,較易患上廣泛性焦慮症。
環境因素:
不愉快的童年經歷、父母的過度保護,均與廣泛性焦慮症有關。
生理/遺傳因素:
三分之一患廣泛性焦慮症的風險屬遺傳性。
我應怎麼辦?
如果你時常感到嚴重焦慮,以致難以集中精神處理日常事務,建議你尋求專業援助。臨床研究證實,心理治療能有效治療廣泛性焦慮症,當中的認知行為治療最常使用而且行之有效。想找專業人士幫手?立即進行簡單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