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資訊

精神健康資訊

每個人都會經歷情緒困擾,令我們寢食難安。了解更多有關精神健康的資訊,包括常見的情緒病在身體、行為及思想上的症狀和治療方式,可讓我們更有效照顧和管理自己的情緒。


常見情緒病
抑鬱症

 

每個人也有情緒低落的時候,但一般都會隨著時間好轉;不過假如你持續情緒低落,對周遭事物失去興趣,思想變得悲觀消極,甚至嚴重影響社交、工作或日常生活,那可能患上「抑鬱症」(Depression),需要尋求專業協助。

 

怎樣才算患上抑鬱症?

 

根據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如果你持續2星期出現下列多種症狀,便有可能患上抑鬱症:

 

情緒持續情緒低落(感到傷心、空虛、無助)
思想

難以思考或集中精神,或變得猶豫不決

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或有過度或不恰當的內疚感

出現自殺念頭

生理

容易疲倦或失去精力

體重或食欲明顯變化(增加或減少)

失眠或嗜睡

行為

對大部份事情失去興趣,無法享受活動

行動變得遲緩或坐立不安

 

抑鬱症普遍嗎?

 

抑鬱症也許比想像中普遍。根據《香港精神健康調查2010-2013》,16至75歲的華裔居民當中,約有3%在當時受抑鬱症困擾。

 

為什麼會患上抑鬱症?

心理學界和醫學界普遍認為抑鬱症是生理、心理和環境因素互相影響而引起的。

 

心理/性格因素:
思想傾向偏執或負面的人,當遇上壓力事件時,較易引發抑鬱症。

 

環境因素:
不愉快的童年經歷、遇上壓力事件,都是抑鬱症相關的高危因素。

 

生理/遺傳因素:
若直系家族成員是抑鬱症患者,自己患抑鬱症的機率會比一般人高2至4倍。

 

我應怎麼辦?

 

想回復正常生活,你可以尋求專業援助。臨床研究證實,心理治療能有效治療抑鬱症,當中的認知行為治療成效尤其顯著。想找專業人士幫手?立即進行簡單評估。 

 

廣泛性焦慮症

 

我們每日也要面對各種事務,適度的憂慮或擔心是正常的;可是假如你對生活眾多範疇也持續緊張,從工作、健康、家庭以至林林總總的小事也異常焦慮,總是預期最差情況即將發生,而且擔憂程度與現實情況不成比例,那就可能患上「廣泛性焦慮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怎樣才算患上廣泛性焦慮症?

 

根據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 (DSM-5),如果你持續6個月大部份時間均對生活多個範疇感到過度擔心和憂慮,而且難以控制這份擔憂,並出現下列多項症狀時,便有可能患上廣泛性焦慮症:

 

 

情緒
  • 坐立不安,或容易感到激動、緊張
  • 易怒
思想
  • 難以集中注意力,或腦海一片空白
生理
  • 容易疲勞
  • 肌肉繃緊
  • 失眠,例如:睡眠不足,難以入睡或維持安穩睡眠

 

 

 

廣泛性焦慮症普遍嗎?

 

焦慮症是常見的精神健康問題,全球每14個人中約有一人 (7.3%) 患有焦慮症;根據《香港精神健康調查2010-2013》,於16至75歲的華裔居民當中,有4.2%患有廣泛性焦慮症。

 

為什麼會患上廣泛性焦慮症?

心理學界和醫學界普遍認為廣泛性焦慮症是生理、心理和環境因素互相影響而引起的。

 

心理/性格因素:
較多壓抑或逃避行為、情緒傾向負面的人,較易患上廣泛性焦慮症。

 

環境因素:
不愉快的童年經歷、父母的過度保護,均與廣泛性焦慮症有關。

 

生理/遺傳因素:
三分之一患廣泛性焦慮症的風險屬遺傳性。

 

我應怎麼辦?

 

如果你時常感到嚴重焦慮,以致難以集中精神處理日常事務,建議你尋求專業援助。臨床研究證實,心理治療能有效治療廣泛性焦慮症,當中的認知行為治療最常使用而且行之有效。想找專業人士幫手?立即進行簡單評估

 

社交焦慮症

 

在公眾場合與陌生人接觸時,我們有時也會感到不自在;可是如果你每次在社交場合也會心慌膽怯,覺得別人對自己評頭品足,怕自己出醜人前,而這份恐懼帶來極大痛苦,甚至令你逃避社交活動,那可能不只單純是性格害羞或不擅交際,而是患上「社交焦慮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

 

怎樣才算患上社交焦慮症?

 

根據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 (DSM-5),社交焦慮症的特徵包括:

 

 

情緒
  • 對某些社交場合,尤其可能會被他人審視的社交場合時,會感到明顯恐懼或焦慮。
  • 這份恐懼或焦慮,與現實環境所構成的威脅不成比例。
思想
  • 擔心自己的行為表現或焦慮症狀會受人批評,例如招致羞辱或困窘,導致被人拒絕或冒犯他人。
生理
  • 面對某些社交場合,可能會有不良的生理反應,例如冒汗、心跳加速、顫抖、肌肉緊張、呼吸困難或頭暈。
行為
  • 逃避或極力忍耐這些會帶來強烈恐懼或焦慮的社交場合

 

 

如果以上情況已持續超過6個月或以上,且嚴重影響社交、工作或生活其他範疇,就需要特別注意。

 

為什麼會患上社交焦慮症?

 

心理學界和醫學界普遍認為社交焦慮症是生理、心理和環境因素互相影響而引起的。

 

心理/性格因素:
行為上傾向壓抑、害怕負面評價的人較易患社交焦慮症。

 

環境因素:
兒時遭遇不愉快經歷,是社交焦慮症的風險因素之一。

 

生理/遺傳因素:
若直系家族成員是社交焦慮症患者,自己患社交焦慮症的機率會比一般人高2至6倍。

 

我應怎麼辦?

 

社交焦慮症可以影響學業和工作表現,破壞社交生活。臨床研究證實,心理治療能有效處理社交焦慮症。想找專業人士幫手?立即進行簡單評估

驚恐症及廣場恐懼症

 

許多人也曾試過無緣無故心緒不寧;可是如果你曾多次經歷恐慌突襲 (Panic attack),生理反應尤如心臟病發,嚴重干擾生活規律,那就可能患上「驚恐症」(Panic Disorder),需要尋求專業協助。

 

怎樣才算患上驚恐症?

 

根據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 (DSM-5),驚恐症的特徵是毫無預兆地一再經歷恐慌突襲,令人感到突然而短暫的強烈恐懼或身體不適,並在幾分鐘內達到最高峰。驚恐症的症狀包括:

 

 

思想
  • 恐慌突襲期間感到:

害怕失控或發瘋的感覺

害怕死亡

  • 驚恐發作後:

持續擔心再次發作及其帶來的後果 (例如失控、心臟病發、發瘋的感覺)

生理
  • 恐慌突襲期間感到:

心悸、心跳加速

流汗

顫抖

呼吸困難

窒息感

心口疼痛或不適

噁心或腹部不適

感到頭暈目眩或昏厥

發冷或發熱

皮膚感覺異常 (麻痺或刺痛感)

喪失現實感 (感到環境不真實),或感到軀體與自己分離,或覺得自己的感覺和行為不屬於自己

行為
  • 驚恐發作後:

出現適應不良的行為變化 (例如為了避免發作而不做運動、不前往陌生地方)

 

 

 

 

廣場恐懼症 (Agoraphobia)

許多驚恐症患者同時亦患有廣場恐懼症,患者因為擔心恐慌突襲,從而避開人多擠逼、難以即時逃離的環境,包括:

公共交通工具 (例如汽車、巴士、火車、輪船、飛機)

開放空間 (例如停車場、街市、橋上)

密閉空間 (例如商場、戲院)

排隊或人群中

獨自出門

如果情況持續6個月或以上,且嚴重影響社交、工作和日常生活,就要尋求專業協助。

 

 

 

為什麼會患上驚恐症?

 

心理學界和醫學界普遍認為驚恐症是生理、心理和環境因素互相影響而引起的。

 

心理/性格因素:
情緒傾向負面,或對焦慮症狀感到擔心及抱有負面觀感,均是引發驚恐的風險因素。

 

環境因素:
生活壓力是驚恐發作的風險因素之一。

 

生理/遺傳因素:
父母患有焦慮或抑鬱相關情緒病,會比一般人有較高風險。

 

我應怎麼辦?

 

驚恐發作的確相當可怕,不過心理治療可以助你的生活重回正軌。臨床研究證實,行為認知治療能有效處理驚恐症。想找專業人士幫手?立即進行簡單評估

強迫症

 

我們的生活當中,偶然也會出現一些揮之不去的執念,又或經常重複的行為;可是如果這些執念一直纏繞我們,毫無道理卻又無法控制,並驅使我們作出強迫行為,例如不斷檢查門鎖、反覆洗手清潔、要求東西按某種特定方式擺放等,以致嚴重影響日常生活,那就可能患上「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需要尋求專業協助。

 

怎樣才算患上強迫症?

 

根據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 (DSM-5),強迫症的典型症狀是「強迫思想」和「強迫行為」,令人虛耗大量時間,嚴重影響社交、工作或其他生活範疇。

 

「強迫思想」指的是重複而持續的厭惡想法、衝動或畫面,令人無法控制,而且會引起強烈焦慮或痛苦。當事人會企圖忽略或抑制這些強迫思想,也可能會用另一種思想或行動來抵消這些想法 (例如做出強迫行為)。

 

「強迫行為」則是指當事人為了抵消強迫思想、又或是為了按照某種規則而嚴格執行的重複行為 (例如洗手、排序、檢查) 或心智活動 (例如祈禱、計數、默念)。這樣做是為了減輕強迫思想所引發的痛苦,或是為了防止可怕事情發生,然而這些強迫行為卻與他們擔心的事件沒有實際關連,又或是過度反應。

 

強迫症普遍嗎?

 

強迫症其實很常見,據統計,每50人當中就有1人會在一生中的某些時候經歷強迫症。

 

為什麼會患上強迫症?

 

心理學界和醫學界普遍認為強迫症是生理、心理和環境因素互相影響而引起的。

 

心理/性格因素:
負面情緒和兒時的壓抑行為,均是強迫症的風險因素。

 

環境因素:
兒時的不愉快經歷,以及其他壓力或創傷事件,均可能提高患強迫症的風險。

 

生理/遺傳因素:
若直系家族成員是強迫症患者,自己患強迫症的機率會比一般人高2倍。腦內傳遞物質失衡亦與強迫症有關。

 

我應怎麼辦?

 

強迫症可以嚴重影響學業和工作,更為你的生活帶來困擾。臨床研究證實,心理治療能有效治療強迫症,當中最有效的是認知行為治療。想找專業人士幫手?立即進行簡單評估

創傷後壓力症

 

每個人也可能會遇上不幸事故,例如經歷或目睹災難、侵害或威嚇,大部份人短期內會感到恐懼或焦慮,之後慢慢回復平穩;可是如果這些創傷後的壓力徵狀持續一段長時間,甚至嚴重影響你的身心和生活,就可能是患上「創傷後壓力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需要尋求專業協助。

 

怎樣才算患上創傷後壓力症?

 

根據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 (DSM-5),「創傷後壓力症」的主要徵狀包括:

 

(1) 重複出現非自願和入侵性的痛苦回憶,例如發惡夢或「回閃」創傷事件的類似畫面;當接觸與創傷事件相關的提示,會觸發強烈或長期的心理困擾和身體反應。

 

(2) 持續逃避與創傷事件相關的刺激,例如避免回想或提起,或是逃避會引發創傷回憶的事物。

 

(3) 對創傷事件的認知和情緒改變:

  • 無法記起創傷事件的重要情節
  • 對自己、他人或世界持續抱持過度負面的想法
  • 對創傷事件出現扭曲的認知,錯誤怪責自己或他人
  • 持續的負面情緒狀態 (例如恐懼、憤怒、內疚)
  • 對生活的其他活動失去興趣
  • 感到與他人疏離
  • 長期無法感受正面情緒 (例如幸福、喜悅、滿足)

 

(4) 行為和反應改變:

  • 暴躁易怒
  • 魯莽或自毀行為
  • 過度警覺
  • 易受驚嚇
  • 難以集中精神
  • 睡眠障礙 (例如難以入睡、難以保持睡眠或睡不安穩)

 

我應怎麼辦?

 

如果以上症狀持續超過1個月,且已對你造成困擾和影響生活,便須尋求心理協助。臨床研究證實,心理治療能有效治療創傷後壓力症,而認知行為治療尤其有效。想找專業人士協助?立即進行簡單評估

疾病焦慮症

 

如果身體出現不適,我們會懷疑自己是否生病、擔心檢查結果,這都是正常反應;不過假如你長期害怕自己患重病,過度憂慮自己的健康,即使多次身體檢查沒有發現問題,卻仍無法釋除疑慮,而且「疾病」已成為你的生活重點,那就可能患有「疾病焦慮症」(Illness Anxiety Disorder)。

 

怎樣才算患上疾病焦慮症?

 

根據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 (DSM-5),患有疾病焦慮症會有以下情況:

  • 認為自己患上嚴重疾病。
  • 沒有身體症狀,又或只有輕微症狀,即使經過徹底的醫療評估保證,卻仍持續焦慮。如果確實患上某種疾病,其焦慮反應亦屬過度或不成比例。
  • 對身體狀況過度警戒,對疾病相關的訊息異常敏感。
  • 日常行為過度與健康相關,例如反覆檢查身體是否有疾病跡象,或是出現迴避反應,例如避開診症或出入醫院。

 

如果以上情況持續超過6個月,並嚴重影響社交、家庭、工作,便須尋求專業協助。

 

我應怎麼辦?

 

如果身體檢查亦未能減輕你的焦慮,可以試試從心理治療入手。臨床研究證實,心理治療能有效治療疾病焦慮症,當中的行為認知治療的效果尤其理想。想找專業人士幫手?立即進行簡單評估

混合焦慮抑鬱症

 

「混合焦慮抑鬱症」(Mixed Anxiety and Depressive Disorder) 即同時出現焦慮和抑鬱症狀,是一種相當常見的情緒困擾。兩組症狀的嚴重程度在分別考慮時雖不足以符合相應的獨立診斷,不過在兩種症狀的夾擊之下,卻能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令許多人深受其苦。

 

怎樣才算患上混合焦慮抑鬱症?

 

根據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DSM-4),混合焦慮抑鬱症的徵狀與焦慮症和抑鬱症相似,包括:

 

情緒
  • 感到煩躁
  • 憂心
思想
  • 難以集中精神
  • 覺得最壞情況將會發生
  • 感到絕望或悲觀
  • 自尊低落/感覺自己一文不值
行為
  • 易哭
  • 對大部份事情失去興趣,無法享受活動
生理
  • 失眠,例如:睡眠不足,難以入睡或難以持續維持安穩睡眠
  • 疲倦或缺乏精力

 

 

 

混合焦慮抑鬱症普遍嗎?

 

根據《香港精神健康調查2010-2013》,混合焦慮抑鬱症是本港最普遍的情緒問題,影響近7%的本地成年人口。

 

為什麼會患上混合焦慮抑鬱症?

 

根據焦慮症和抑鬱症的研究,兩者均由生理、心理和環境因素共同引起。生理因素包括大腦神經遞質不平衡以及遺傳傾向;心理因素包括創傷或壓力;環境因素則與心理因素有關,例如不穩定的家庭環境或社會經濟因素。

 

我應怎麼辦?

 

心理治療,包括認知行為療法,已被證明能有效治療抑鬱症和焦慮症。想找專業人士協助?立即進行簡單評估

 

我應選擇什麼治療方式?

我應選擇藥物治療還是心理治療?

影片
如何面對焦慮症狀
如何面對抑鬱症狀
如何面對驚恐症狀
如何面對特定恐懼症症狀
認知行為理論
3分鐘呼吸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