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抑鬱和焦慮問題其實相當普遍,而且兩者經常同時發生。香港每7人就有1人 (即推算約100萬人) 有這類情緒困擾。
我們提供的網上心理治療課程採用「整全情緒治療」(Unified Protocol),按照跨診斷認知行為心理治療 (Transdiagnostic 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的原理而設計,適合受抑鬱和焦慮困擾的人士,為期14星期,費用全免。
整全情緒治療由波士頓大學 Dr. David Barlow 所研發,能針對各種情緒困擾,包括抑鬱和焦慮。情緒困擾雖然有不同種類,不過其背後的心理機制和背後原因均有共通之處,因此這個治療不只針對問題表徵,更會針對這些背後原因。而整全情緒治療中文版則由臨床心理學家凌悅雯博士及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梁永亮教授改編,適用於受常見情緒病困擾的本地成年人。
情緒問題的心理機制
我們每天也會遇到各種問題,當過得不順心的時候,難免會出現負面情緒,例如憤怒、抑鬱、焦慮、緊張等。情緒是人類的正常反應,不過為何有些人的情緒會那麼強烈持續,甚至會形成情緒病?
易受情緒困擾的人士,有什麼共通點?
- 他們比其他人經歷較多和較強烈的負面情緒。
- 他們認為負面情緒都是不好的:例如認為自己不應該有負面情緒、覺得負面情緒會令自己失控、感到自己這樣不正常。這種態度會令當事人不願經驗負面情緒。
- 使用不良的方法應對情緒:當事人會利用各種方法嘗試踢走負面情緒,例如逃避、抑壓、分散注意力。
不良應對 VS 健康應對
這些不良的應對方法雖然短期內可以紓緩壓力,例如憤怒時就選擇發脾氣,焦慮的時候就選擇拖延,不過卻令我們下次使用同樣方法處理問題,漸漸形成固有模式,變成惡性循環。
更嚴重的是,我們亦因此無法學習健康而有效的方法面對負面情緒,無法客觀看到事情是否如想像中惡劣,亦不知道原來自己有能力與負面情緒相處。不良的應對方法無助處理情緒,更會令困擾如雪球般愈滾愈大, 甚至形成情緒病。
透過整全情緒治療,我們會針對這些逃避行為和不良反應,學習健康而有效的應對方法,令您學懂如何與自己的情緒好好相處。
整全情緒治療如何幫到我?
心理治療的目的,並不是令我們從此不再有情緒,因為情緒是人類情感的必需;重點是學習如何與情緒「當朋友」,減少因負面情緒而造成的困擾。
這套方法的最大好處,就是能針對情緒問題的根源和心理機制,以至我們能夠舉一反三,學懂處理不同的情緒困擾。在課程中,我們採用的治療方法具臨床實證,包括靜觀、正視治療、培養彈性思考、改變不良的應對行為等,已有研究證明能有效處理抑鬱和焦慮等情緒問題。
我會在這個治療課程學到什麼?
整個治療課程為期14星期,課程完結後會有3個月的跟進服務。治療師會為參加者安排一系列治療單元,安排最合適的治療練習,每星期亦會審視進度和重溫上一課的所學所得。
課程內容包括情緒教育、擺脫牛角尖思想、改善行為以及靜觀,並學習8個核心情緒管理技巧:
- 建立動機
- 認識情緒和行為
- 行為實驗
- 認識身體感受
- 建立彈性思考
- 覺察情緒經驗
- 正視治療
- 回顧與總結
課程對象
- 受抑鬱或焦慮情緒困擾人士
- 15至35歲
- 成人版課程適合18歲以上人士
- 青少年版課程適合15至18歲人士
- 香港居民
- 以中文及廣東話上課
如想參加我們的網上心理治療課程,請到以下連結進行「自我評估」。
研究實證
研究指出,曾接受整全情緒治療的人士,比起沒有受過治療的人士,能有效減低抑鬱和焦慮症狀,而且效果更可維持18個月或以上。
這套方法能有效處理的情緒狀況包括抑鬱、廣泛性焦慮症、社交焦慮症、驚恐症、強迫症。有62%的參加者完成治療課程之後,能夠完全康復,效果持續一年。
研究亦顯示這套方法能有效處理其他問題,包括創傷後壓力症、酗酒、躁鬱症、邊緣性人格障礙等,有助改善這些情緒對生活帶來的影響,提升參加者的生活質素。
網上心理治療的成效
有人覺得網上心理治療效果成疑,所以不想踏出第一步嘗試。其實近年的研究證實,網上治療與實體治療效果接近:
- 在減輕抑鬱和焦慮症狀的效果,兩者同等有效
- 治療師與參加者關係的融洽程度,兩者大致相若
- 參與者對網上治療感到滿意
因為有愈來愈多證據支持網上治療,因此在澳洲、新西蘭、英國、加拿大和美國等地愈來愈流行,也令心理治療更普及,幫到更多人。